diff --git "a/11 \345\221\250\345\257\214/20240619\344\275\234\344\270\232.md" "b/11 \345\221\250\345\257\214/20240619\344\275\234\344\270\232.md"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..2e01dff8e69a27720ebe4fd138ae04a5ad6f200f --- /dev/null +++ "b/11 \345\221\250\345\257\214/20240619\344\275\234\344\270\232.md" @@ -0,0 +1,117 @@ +### 练习题 1: 显示当前所有的环境变量 + +* 使用`printenv`或`env`命令来显示所有的环境变量。 + + +```bash +env +``` +### 练习题 2: 显示`HOME`环境变量的值 + +* 使用`echo`命令和`$`符号来显示`HOME`环境变量的值。 + + +```bash +echo $HOME +``` +### 练习题 3: 临时设置一个新的环境变量 + +* 设置一个名为`MY_AGE`的环境变量,并将其值设置为`18`。 + + +```bash +export MY_AGE=18 +``` +### 练习题 4: 显示新设置的环境变量 + +* 使用`echo`命令来显示`MY_AGE`的值。 + + +```bash +echo $MY_VARIABLE +``` +### 练习题 5: 在新的shell会话中检查环境变量 + +* 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或标签页,并尝试显示`MY_AGE`的值。你会看到什么?为什么? + + ```bash + -bash: chho: command not found + 因为这是一个临时的环境变量 + ``` + + + +### 练习题 6: 修改`PATH`环境变量 + +* 将`你当前用户的家目录`添加到你的`PATH`环境变量的末尾位置 + + +```bash +export PATH=$PATH:/home/yy +``` +将`/tmp`添加到你的`PATH`环境变量的开始位置,(注意:这可能会覆盖其他路径中的同名命令,所以请谨慎操作)。 + +```bash +export PATH="/tmp:$PATH" +``` + +### 练习题 7: 验证`PATH`的修改 + +* 使用`echo`命令显示`PATH`的值,并确认`前面添加的目录`已经被添加到对应位置。 + + +```bash +echo $PATH +``` +### 练习题 8: 永久设置环境变量 + +* 在你的shell配置文件中(如`~/.bashrc`、`~/.bash_profile`、`~/.zshrc`等,取决于你使用的shell和配置)添加一行来永久设置`MY_NAME`,值设置为`奥德彪`。 + +例如,对于bash shell,你可以使用: + + +```bash +vim .bashrc +export MY_NAME=奥德彪 +``` +如何让`MY_NAME`生效,并验证 + +```bash +source ~/.bashrc +echo $MY_NAME +``` + +### 练习题 9: 清理 + +* 清除你之前设置的`MY_AGE`和`PATH`的修改(如果你不想永久保留它们)。 + + +```bash +vim .bashrc +# +echo $MY_NAME +``` +### 练习题 10: 修改默认器 + +* 使用`EDITOR`变量,修改你默认的编辑器为nano。 + + +```bash +vim .bashrc +export EDITOR=nano +``` + +### 练习题 11: 修改语言 + +* 使用`LANG`变量,让你的文件支持中文和utf8编码来避免乱码。 + +```bash +export LANG="zh_CN.UTF-8" +``` + +- 使用`LANGUAGE`变量,让你的命令提示为中文 + +```bash +export LANGUAGE="zh_CN.UTF-8" +``` + diff --git "a/11 \345\221\250\345\257\214/20240620\344\275\234\344\270\232.md" "b/11 \345\221\250\345\257\214/20240620\344\275\234\344\270\232.md"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..2890fc27301c672059f85297e1a0da83e64c701b --- /dev/null +++ "b/11 \345\221\250\345\257\214/20240620\344\275\234\344\270\232.md" @@ -0,0 +1,88 @@ +笔记 + + 进程管理 + + ps 显示进程 + + ps -aux:显示所有进程 + + ps aux | grep nginx 筛选显示nginx的进程 + + pstree 树的形式显示进程 + + top(实时查看) + + htop + + 需要下载 apt install htop + +可以搜索,过滤,杀死,排序,直观图像显示 + + 查看进程 + + pidof + + pidof 服务 (通过服务名查进程号) + + pgrep + + pgret 服务 (通过服务名查进程号) + + pgret -u 用户 (通过用户名查进程号) + + pgret -u 用户 服务 (通过用户名和服务名查进程) + + kill(需要管理员权限) + + kill + + -9 强制关闭 + + -15 安全关闭 + + killall + + killall -9 服务名 (结束对应服务名对应的所有进程号) + + pkill + + 和killall一致 + + fg,bg 切换前后台执行 + + jobs可以查看后台进程 + + fg 前台 + + 先jobs查看有哪些后台进程在跑 (会得到编号) + + fg %编号 (切换到前台) + + ctrl + c 终止该前台的进程执行 + + bg后台 + + 命令最后直接加& (进程放入后台) + +或者 + + 在前台时先暂停按ctrl + z (会得到编号) + + bg %编号 (把编号的进程放入后台) + + +​ + + 服务管理 + + systemctl start nginx (启动nginx服务) + +启动:start + +停止 stop + +重启 restart + +重加载配置 reload + +开机自启用 enable